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暑期学院先后派出五批次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巩固研修成果,促进经验交流与智慧共享,凝聚教学创新合力。2025年9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浩然楼313教室成功举办教师研修心得分享会暨集体备课会,马院全院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分享会伊始,李德超副院长结合暑期参加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修班的经历,重点介绍了“情景沙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她通过还原中共一大召开前的历史背景与环境,现场演示了部分情景设定和推演流程,为在座教师提供了新颖、可操作的教学案例。

随后,多位青年教师依次分享研修收获。丁笑涵老师分享了“突出一点不计其余”的文本解读方法,强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背后的价值导向。此外,她还系统介绍了课题申报的核心环节,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研究意义的提炼以及创新点的呈现方法。李锦曼老师就红色资源如何有效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三项实践路径:将红色资源系统整合进“三位一体”思政大课堂,建设跨学科、多背景的“大师资”队伍、完善制度化的“大机制”保障的三项实践路径。窦琦迪老师聚焦案例教学,强调要挖掘案例的理论深度,贴近学生专业背景,并善用智慧教学手段提升互动实效。李京润老师通过“尔滨向北看”实践研学,以中东铁路的百年变迁和三代国门的更迭为例,阐述了如何将地方叙事转化为阐释国家战略、培养家国情怀的生动教学案例。

本次分享会有效拓展了教学视野,学习了先进经验,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分享会后,全体青年教师围绕李德俭院长在此前提出的力求在“教学改革”“教学比赛”“实践教学”“大思政课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的工作要求,领受了具体任务并积极分享了各自的工作思路与实施路径,表示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李德俭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既是对暑期研修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动员。他强调,成绩是“逼”出来的,希望全体教师自我加压,锚定目标,主动融入教学改革与创新浪潮,共同推动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